清代陈士铎的养筋汤,出自《辨证录》,是流传数百年的治筋名方。药味不多,能濡养受损筋脉,对膝关节病变、积液、滑膜炎、老寒腿等通调并举。其精妙在于猛攻蛮补,顺筋性濡养通络,让筋脉重归柔韧。
膝关节问题看似在骨,实则根在筋。筋如固定关节的绳索,气血不足、寒湿侵袭会使其僵硬挛缩,进而引发积液、炎症。单用祛风散寒药如热风烤绳,伤筋津;只补气血似给打结绳涂油,难松动。养筋汤的高明,在于既补筋脉所需气血,又通阻滞寒湿,使筋脉 “润而不滞,通而不耗”。
58 岁的谢先生因膝关节问题缠了五年多,通过网络找到我。初诊时,他膝盖肿得像揣了小皮球,上下楼需扶扶手,又胀又痛,遇冷加重,夏天也得裹厚护膝,是典型老寒腿。还蹲起困难,膝盖似有水晃荡,阴雨天痛甚,腰膝发酸乏力。观其舌淡胖有齿痕、苔白腻,脉沉缓无力。
四诊合参,辨证为寒湿痹阻、筋脉失养兼肾气不足。肿胀积液是寒湿郁滞如沼泽积水,遇寒加重因寒邪收引筋脉,腰膝乏力为肾气亏虚难供动力,舌脉亦印证寒湿内停、气血不足,用养筋汤需稍作调整。
养筋汤原方有白芍、当归、熟地、牛膝、杜仲,能补肝肾、益气血、柔筋脉,好比给筋脉添 “养料”。
针对这位谢先生的情况,得加独活、薏苡仁来祛寒湿、利关节,就像给关节清淤排水;再加黄芪补气,因为气足了才能推动湿邪排出,也能帮着气血濡养筋脉,所以方子就成了白芍、当归、熟地、牛膝、杜仲、独活、薏苡仁、黄芪、甘草。
谢先生坚持喝了一个疗程,膝盖的肿胀就消了大半,疼痛减轻,能自己慢慢上下楼了;再喝一个疗程,积液基本没了,阴雨天也不怎么疼,扶着东西能蹲下,症状好了七八成,最后调方巩固一个疗程,随访半年,即使在冷雨天也再无复发。
这里再多说一句,要是膝盖红肿发热、摸着烫,是有湿热,这时可以加黄柏、苍术,清热燥湿,效果才好。
说到底,不管是哪种膝关节问题,都得先辨清症结,不能盲目照方子抓药,毕竟每个人的体质和症状都有差异,如需用药,请遵医嘱。
点搭网配资-专业炒股配资咨询-场外配资-炒股怎样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